欢迎访问甘肃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3月19日 星期三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绘就司法为民新“枫”景

来源: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法院 作者: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张成满 发布时间:2025-03-05
字号:A A    颜色:


安宁区法院院长2_副本.jpg

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张成满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枫桥经验”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州时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基层治理和社会治安做得更扎实。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矛盾纠纷也随之增多,2014年安宁区人民法院新收各类案件1679件,2024年新收10291件,案件量增长了5.13倍,人均办案量增长了9.42倍,给法院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王中明院长在全省法院院长会议中指出,“突出培优‘五大领域’,进一步推进特色工作创品牌,要在‘源头治理’上育亮点、创品牌,积极投身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格局,重点做好指导调解、释明引导、督促诉前调解案件自动履行以及诉调对接等工作”。如何更好地落实“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抓前端、治未病”,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和多元化解上形成更多“甘肃经验”,作为一名基层法院院长亟待深思研究。

深化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坚持调解优先,助力提质增效。面对安宁区人民法院案件数量大幅增长的现实情况,安宁区法院积极探索调解工作,先行先试,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汇聚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等解纷力量,充分利用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安宁区法院先后与辖区工商联、残联等各家单位对接并设立十余个调解工作室;在8个辖区街道设立“法官工作站”;在区劳动监察大队挂牌设立“法院+劳动监察”矛盾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点;巧用“法院+街道综治中心+社区+乡老村贤+人大代表”的“1+4”调解新模式,温情引导化家事;陆续挂牌成立“老兵调解工作室”“巾帼工作室”“民营企业诉调对接工作室”及“法润营商涉企纠纷调解工作室”。通过“法官+特邀调解员”的合力调解模式,推动调解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力推动主动创稳工作,抓实“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抓实现实矛盾问题化解,切实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坚持以科学理念引领提质增效,以难题攻坚助力提质增效,以岗位练兵保障提质增效,提高调解员的专业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2024年以来,对20余名人民调解员开展了九期业务培训会,对房屋租赁合同、买卖合同、侵权、劳动争议等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分享实践工作经验,帮助调解员们更加准确地理解、适用法律法规,提升调解工作质效,增强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推进“分调裁审”机制,塑造“繁简分流”品牌,打造特色“审判”。优化资源配置,规范速裁团队建设,保证先行调解、速裁团队衔接顺畅,不断加强繁简分流运用,进一步释放速裁快审工作效能,努力用最低成本、最短时间化解矛盾纠纷。对所有进入诉讼程序的民商事案件进行繁简分流,对分流出来的简单案件由专门的速裁团队进行“调解、速裁”,实现简案快办,缩短审理周期,复杂疑难案件交由民商事团队进行精细化审理机制,多措并举提升简易程序适用率、节约司法资源。设立诉讼对接中心和速裁庭,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争议不大”民商事案件的先行调解和立案进入诉讼程序后的速裁处理。对法律关系复杂、诉讼标的额大、当事人对抗情绪激烈、容易引发社会关注的案件,立案进入诉讼程序后由民商事团队审理。针对案件的繁简难易程度精准发力,整合调配有限的审判力量,并借助人民调解组织等社会资源,内外兼修,催生动力,从机制上构筑起民商事件案件处理的调解团队、速裁团队、民商事审判团队三大板块,推动基层法院审判团队发挥作用,推动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

坚持“如我在诉”,注重司法的人文关怀,展现司法良知。法官在案件办理中注重调解、和解、协调等方法的运用,真正树立调解优先理念,用当事人能听懂、能理解的语言来释法明理,全力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以最好的作风和求极致精神做实定分止争,实现案结事了,持续以高质量的司法服务保障安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安宁法院化解矛盾纠纷“好枫景”。在一起合伙合同纠纷案件中,该案承办法官在第一次开庭结束后,对案件进行深入的研讨分析,认为该案若处理不好,后期双方势必还会产生更多矛盾,要想化解此案,还是要想办法彻底解开双方心结,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于是,承办法官决定实地上门调解处理。为了不影响当事人宠物店正常营业,晚上六点半,承办法官与助理冒着大雨一起前往现场,进行现场调解。因合伙设备已使用多年,财产价值难以评估分割,法官以“双方之前合伙5年都有感情,合伙财产若拍卖分割没有赢家”为突破口,同双方当事人分析利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双方理性思考,本案在历经4次调解、上门协调和数十次的电话沟通后得以圆满化解。

下一步,安宁区人民法院将继续继续深化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多元解纷机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不断创新司法服务模式,持续推动思想大解放、理念大更新、效能大提升、状态大重塑,切实以好作风、好态度、好形象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共同绘就新时代司法为民的壮丽画卷,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法治社会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