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甘州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赵登辉
全省法院院长会议、全省法院队伍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为新一年全省法院工作擘画了发展蓝图、明确了实践路径。张掖市甘州区人民法院将紧扣会议要求,聚力“四大工程”,扎实开展“四大行动”,突出培优“五大领域”,以学思践悟强思想引领,以主责主业抓履职效能,以重点突破促质效提升,以激励引导激队伍活力,确保全面工作扎实推进、重点工作有效突破、亮点工作持续领跑,奋力谱写新时代甘州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胸怀“两个大局”,锚定“一屏三地”定位。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严惩各类犯罪,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推进产权保护、破产案件“府院联动”和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支持企业知识产权抵押质押融资行为,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营造法治化、市场化一流营商环境。积极运用司法手段,服务保障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科技型创新型产业、特色产业以及优势产业发展,助推构建体现张掖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深化与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执法机关的沟通协作,加强祁连山、黑河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扛牢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使命职责。立足甘州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加强对生态环境、地理标志产品等文旅资源司法保护,服务保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用好“府院联动”机制,推行政府“清单式”执法、法院“要素式”审查,落实行政诉讼案件“一案一司法建议”,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和源头治理,服务法治政府建设。
发展“枫桥经验”,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强化属地责任,根据案件性质准确识别并分流案件,努力构建分层递进、繁简结合、衔接配套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用好“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和“四级七天”调解法,大力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工作,从时限、层级上落实矛盾纠纷化解责任。构建“法院+N”诉前调解体系,成立金融、工会、妇联、商会等行业调解组织,配合甘州区人大对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工作开展依法监督。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为契机,创新法庭“分调裁审执”全链条运行机制,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向区矛调中心选派法官和特邀调解员,提供音视频调解设备,共同开展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强化调解员队伍建设,提升调解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法治化水平,为在更深层次、更多领域发挥好调解的基础性作用打牢基础。抓实信访矛盾实质化解,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以“头拱地”的气力做好“有信必复”。推进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提升行动,充分利用巡回审理、现场释法、线上宣传等方式开展普法教育,助力和谐文明乡村建设。
深化司法改革,推进审判能力现代化。推进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把“树立鲜明选人用人正确导向”落实到办“案”、管“案”上,推动法院队伍更加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聚焦公平正义,推行审判管理“4215机制”(即紧盯质量、效率两个目标,找准监管、服务两个定位,依靠数据研判、评查监督两个渠道,强化有计划、有落实两个要求,从优化制度、推优罚劣、跟踪督办、科学考核、信息化运用五个方面具体实施的审判管理综合机制),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估”,不断完善审判监督制约机制,促推各项指标持续向好。严格执行司法责任甄别、追究和惩戒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类人员权责清单,真正落实“由裁判者负责”。贯彻“深化审判权和执行权分离改革”重大部署,建立完善执行“二一二N”机制和“两局一中心”格局,加强执源治理,推进“执行110”“交叉执行”等工作制度,为彻底解决执行难提供制度保障。发挥好“库网融合”(案例库、法答网)效能,学会、用好全国法院“一张网”,发挥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平台作用,将改革效能转化为提升司法质效的内生动力。在案例编报、信息编写、调研报告、学术论文、法治宣传等方面主动发力,推动“影响力指标”持续提升。
从严管党治院,锻造过硬法院队伍。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思路,开展“五讲四比五提升”大讲堂、大竞赛活动,落实党组成员联系指导党支部工作机制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推行“1+8+1”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体系,争取实现“五星级标准化党支部”全覆盖。持续巩固和深化“司法能力提升年”行动成果,科学谋划干警政治理论和综合业务培训,提升干警业务素养和履职能力。落实关心关爱干警政策,设身处地为一线干警、法庭干警减负,增强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全面从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对作风问题常抓不懈,对司法腐败严惩不贷,确保法院铁军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全面规范司法行为,扎实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着力破解执法司法顽瘴痼疾,切实以办实事的成效服务于民,以解难题的成果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