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岭林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李洪轩
环资审判是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重大课题。全省法院院长会议为构建环资审判“甘肃模式”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创新思路,规划了实践路径。子午岭林区法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守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底线,以更加坚定的法治信念,更加扎实的审判实践,为辖区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坚定政治方向,确保审判航向。环境资源审判是生态环境法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守护绿水青山的重大政治任务,体现法治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的时代要求。子午岭林区法院始终坚定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持续落实到环境资源审判全过程各方面。一是将“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政治使命细化为具体、切实且坚定的司法行动,坚守法律的公正与威严,与时代、中心大局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同频共振,在处理每一起案件中不断总结审判经验,统一法律适用,于惩治犯罪行为之际,深挖其根源所在,力求在司法裁决中融入对绿色生态理念的弘扬,对社会公众的警醒与教育,推动社会向更加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二是将红色法治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法治智慧和时代价值转化为司法审判实践的精神引领。赓续和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发源地红色法治血脉,将红色法治精神融入绿色发展实践,整合“生态旅游+旅游法庭”力量,构建“生态司法+红色文化”模式,努力为辖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红色资源传承、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坚持特色指向,瞄准治理靶向。环资审判特色是引领环境保护治理创新、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因此,在审判过程中,子午岭林区法院聚焦“五大领域”,积极在“特色审判”上育亮点,创品牌。一是突出“严”的基调,强化生态红线的警示与约束效应。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惩治违法犯罪活动,联合公安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实现环境违法行为的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同时采取追究刑事责任及生态损害民事责任等多种手段,让环境违法者付出代价。二是强化“修”的举措,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推动受损生态环境的有效修复。推动修复机制落实,建立2处共281亩的修复基地,引导当事人通过“补植复绿”“异地补植”等方式承担责任,实现惩罚与修复的双重效果。同时加强判后回访、跟踪与督促,与检察、林业等部门协作,定期评估补栽补种成效,确保审判结果有效执行。三是构建“防”的机制,强化源头防控。深化多部门联动合作机制的共治效能,加强与公检法及行政单位的合作,召开协作会议、联席会议,实现信息共享、案情互通、执法联合,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固防线。把优先调解深度融入司法审判,推动环境资源审判由事后惩治向事前预防延伸,启动“法院+行政机关”联动调解机制,促进环境纠纷源头化解,降低矛盾升级风险。四是注重“治”的效果,推动形成环境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针对多发的失火、盗掘古墓、盗挖龙骨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靶向制发司法建议书,为相关单位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改进工作提供参考,同时逐案落实司法建议监管措施,定期实地回访落实情况,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五是发挥“宣”的力量,强化法治宣传教育的规制作用,提升社会环保意识。立足“小法庭”优势,前移审判关口,以“巡回+审判”工作模式,将法庭“搬进”林场,让群众在“家门口”接受法治教育。同时深化“案例+普法”机制,加大宣传视频制作,以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为主线,串联多个典型案例生动普法,让“法律知识+保护常识”双双“飞入寻常百姓家”。
明确能力导向,凝聚干事力量。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环资审判面临挑战与机遇。新型环境案件不断涌现,对法官的专业能力和审判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增强,对环资审判的公正性、透明度及修复性司法实践寄予厚望。因此,加强队伍建设,不仅是提升审判质量的内在需求,更是落实环资审判新要求的重要保障。子午岭林区法院按照“四大工程”“四大行动”要求,激励法官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推动工作争先进位。一是建立健全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体系,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强化专业法官队伍建设,整合现有人员力量,组建“刑事+民事+执行+行政”案件通办团队,提高审判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二是加强法官队伍的能力培养,提升环资审判专业素养。实行“老带新”“传帮带”“跟案锻炼”及“边审边学边研究”工作模式,加强有益审判经验,确保法官在审理复杂环境案件时能够准确把握案件本质,科学适用法律,作出既符合法律精神又兼顾生态平衡的判决。三是深化司法改革,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审判效率与质量。加强“一张网”“案例库”“法答网”的应用,实现案件快速分流、精准裁判;推动在线诉讼、电子送达等便民措施的应用,减轻群众诉累,让人民群众在享受便捷司法服务的同时,感受到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温度和力度。四是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推进“司法作风改进年”行动,加强理论学习、职业教育、作风建设,不断练强干警队伍的政治“内功”,担当“实功”,作风“硬功”,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的环资审判铁军,为护航绿色发展新征程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