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3月19日 星期三

赋能解纷“源”动力 共治共建新“枫”景

来源:玛曲县人民法院 作者:玛曲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尕东才让 发布时间:2025-03-07
字号:A A    颜色:


玛曲县法院院长2_副本.jpg

玛曲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尕东才让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基层治理和社会治安做得更扎实。人民法院作为深化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的重任。玛曲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法院院长会议和全省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省法院“七院建设”“四强要求”“三大目标”总体工作思路,切实将“善于从政治上看、精于从法治上办”“抓前端、治未病”理念贯彻落实到审判工作全过程,立足县域牧区实际,将审判执行、多元解纷、法治宣传与坚持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致力将派出法庭打造成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枢纽,不断探索建立完善巡回审判体系,以全面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实质性化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牧民群众全方位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努力绘就聚民力、化民纷、解民忧、惠民生的“黄河首曲”新“枫”景。

强化政治引领,淬炼政治忠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夯实政治理论根基的首要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以学为先,深化学用结合,用活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辅导,淬炼干警忠诚警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深化诉调对接,聚力多元化解。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法院院长会议精神,深入推进诉调对接工作,积极探索多元化解纷途径,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和“院长接访月”活动,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问题的发生。建立健全“法院+工商”“法院+工会”“法院+妇联”等多元解纷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强化“巾帼工作室”职能,携手妇联迅速介入婚姻家庭纠纷,切实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实现零距离守护。依法全面捍卫企业合法权益,着力强化司法服务的精准供给,组织干警深入企业实践“需求导向、纾困解难”的定制化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权威司法指引,及时预警并规避法律风险,促进企业管理规范化,成功实现企业权益保护从“事后维权”向“事前预防”的战略性转变。不断延伸司法审判职能,及时向相关部门、单位发送司法建议书,通过司法建议“小切口”,促进解决社会治理“大问题”。

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特色法庭。坚持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将传承红色基因与新时代法院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契机,自觉把学习成果融入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实践,准确把握牧民群众“重调厌诉”的心理特点,不断深化与辖区乡镇派出所、司法所等职能部门的对接协作,逐步构建完善了“法庭+派出所+司法所+驻村法官+特邀调解员”的多元立体解纷机制,在辖区17个牧村设立“法律服务站”,着力创建2个无讼牧村示范点,全面开展法庭干警“进乡村、入网格”,建立常态化工作联系制度,合力实现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深化双语审判,创新法治宣传。牢固树立“如我在诉”司法理念,持续深化“双语”巡回审判,紧密结合牧区地广人稀等实际,积极探索推进“马背+”巡回审判体系与“一站式”建设,依托“马背法庭”“帐篷法庭”等有效载体,整合汉藏双语人员力量,选派汉藏双语干警深入到牧民群众草场、帐篷中就地调解、就地办案,最大限度方便牧民群众参与诉讼活动,用细致入微的司法服务让牧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同时,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就地开展以案释法,持续增强“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围绕“八五”普法相关要求,深入开展送法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等法治宣传活动,创新法治宣传形式,着力增强法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法治宣传活动“走心”更“入心”。持续做好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关心呵护未成年人群体,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职能作用,用法治护航未成年健康成长。

厚植为民情怀,解决急难愁盼。树牢司法为民理念,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践行“司法为民”有机结合,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出发,从加强民族团结的角度入手,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认真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持续激励党员干警扑下身子、下沉一线,时刻怀揣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初衷,深入牧村网格、深入牧村帐篷开展走访调研,倾听群众诉求,精准把握牧民群众“急难愁盼”,尽最大努力为群众帮办实事,推动实现“干警作风更优、服务群众更实、干群关系更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