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余志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是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新篇。全会提出的“七个聚焦”300多项改革举措,每一项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护航。人民法院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切实找准司法服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
聚焦主责主业再突破,进一步实现审判提质。审判管理作为法院的业务中枢,是实现审判工作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紧盯上级法院最新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贯彻落实全省法院“审判质效提升年”的各项要求,精准把握审判数据中的短板弱项,通过精细化的数据会商对全院各部门进行“体检会诊”,深挖质效短板问题根源、直击弱点堵点难点痛点,自觉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奋力抢拼,抓住抓牢下半场“黄金时间”,切实实现全院“实干笃行、提质创优”的工作目标。树立全流程管理思维,做好做实诉前保全、判后答疑、督促履行、执前和解等各环节重点工作,打通立—审—执—破访各环节壁垒,以实际行动提升办案质量效果。严格落实上级法院长期未结案件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清案计划、倒排工期,严防年底超长期未结案“抢工期”等现象出现。
聚焦改革思路再突破,进一步深化司法实践。持续深化政法领域关键改革工作的推进,为审判工作提供更强动力。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发挥好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和院庭长、合议庭等各主体的职能作用,不断完善阅核工作机制,压紧压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责任。持续开展数据质量治理,以周、月、季为单位加强审判态势的分析研判,不断提升审判管理的针对性和智能化。高效运用最高法院案例库、法答网等平台,真正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为实现案结事了提供智慧支撑。优化速裁快审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全链条要素式审判”运用场景,例如,推广“无书记员”庭审模式,全面提升审判效率。
聚焦队伍素能再突破,进一步展现铁军风采。坚持做到“跳出审判抓管理”,持续完善与组织人事、立案信访、审务督察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沟通协调、研判会商等工作机制,推动形成更加强大有效的管理合力。发挥全员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结合工作实际继续完善《安定区法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把评“案”考“人”核“绩”相融合相贯通,将审判管理的成果运用到队伍管理、政务管理和干部的提拔选任、职级晋升之中。创新建立“大督察”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庭室开展重点工作专项督察,协同整治审判实践中的突出问题,纠治管理不严不实现象,切实提升作风建设效能。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技能比武、业务知识竞赛、考核奖优罚劣等手段,引导广大干警不断培养政治引领思维、法律底线思维、价值判断思维,进一步提升“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能力水平。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的重要保障,人民法院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全面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司法办案中,安定区人民法院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认真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关,确保每一起案件的处理都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同时,我们要以“深化改革”为驱动,在服务发展大局、捍卫公平正义、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破解执行难题、做实司法为民、锻造过硬队伍等领域,守正创新,接续发力,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坚决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安定区法院落地见效、走深走实,切实将全会精神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不竭动能,为护航保障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和司法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