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王海洲
审判质效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生命线,是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张家川县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聚焦全省法院“743”工作总体思路,以“追赶、完善、超越”为奋斗目标,通过“五个坚持”,推动审判执行工作全方位提升、跨越式赶超。
坚持党建引领提质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指出,党建工作是政治工作,更是引领、凝聚“人心”的工作。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自觉从政治上谋划和推进审判执行工作,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找准找实机关党建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的着力点,做到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张家川法院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真学真信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全面推行“党建+”工作模式,推进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双融双促。创新活动载体,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为党员过“政治生日”,组织开展庆“三八”、庆“七一”等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的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体抓实党建和业务工作,带动审判执行质效跑出“加速度”。
坚持内部挖潜提质效。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张家川法院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审判质效的关键举措,按照“五个过硬”要求,狠抓队伍建设,探索实施忠诚铸魂、头雁领航、双向赋能、文化浸润、关爱激励、严管塑形“六大工程”,坚持选育管用并举、严管厚爱并施、激励约束并重,全面提升干警素能,两年来,解决干警职级待遇49人次,32人次获得省市县表彰奖励,干警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空前高涨,形成了你追我赶、进位争先的浓厚氛围。不断优化审判资源配置,盘活现有审判力量,灵活组建立案审查和诉调对接、刑事审判、民商事审判、民商事基层法庭审判、执行5个审判团队,形成以法官为核心,以审判辅助人员为补充和保障,各类人员各司其职、精诚团结的办案共同体,加快案件办理效率。
坚持通报调度提质效。张家川法院建立了“三大机制”全力推动提升审判质效,督导调度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审判执行质效的重要保证。建立并推行周调度机制。以分管领导列席指导庭室周调度会为抓手,各员额法官汇报案件办理情况,梳理出案件办理的难点和堵点,列出周、月结案计划,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件件事情有着落的工作氛围,持之以恒抓结案,提质效、促提升。建立案件动态预警管控机制。坚持审判执行工作运行态势通报制度,将审限管控节点不断提前,对超九个月未结案件定期通报,对审理期限超二分之一未开庭、超三分之二未结案件予以提醒通报,持续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办案效率。张家川法院平均结案时间由去年同期的66.15天下降至33.71天,降幅近50个百分点。深化案件阅核评查机制。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全面落实院庭长阅核制度,把好结案前质量关口。坚持抓末端,治已病,加强案件评查力度,对已结案件进行全方位“体检”,并将评查结果反馈到位,整改落实跟踪到位,提升案件办理质量。
坚持全员管理提质效。审判管理是推动审判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张家川法院落实院长、副院长、审管办、审判团队“四位一体”审判管理责任,树立全员管理理念,贯通式抓审判质效提升。主要领导“亲自管”。院长坚持把管理作为首要任务,对审判执行工作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办,通过召开审判执行工作推进会、签发督办函等方式,对审判执行主业进行把脉问诊、精细管理。分管领导“直接管”。按工作分工对26项核心指标和审管10项重点工作进行任务分解,压实分管领导“直接责任”,拧紧责任链条,推动任务落实。审管部门“牵头管”。依托智慧法院平台,狠抓案件流程节点动态管控,精准聚焦新的指标体系,强化审判态势运行分析,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估、年考核”机制,推动优势指标保持领先、稳定指标持续向好、弱项指标追赶进位。办案团队“自主管”。明确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工作职责,发挥团队主体地位,增强审判管理自主意识,牢固树立“快审快结”理念,将工作重心不断前移,持续提升审判质效。
坚持指标研析提质效。坚持把质效指标作为评价案件质效的“风向标”。新版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要求,司法办案必须坚持质量优先、兼顾效率、关注效果,这对审判执行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张家川法院为主动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第一时间组织业务骨干开展新版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解读培训工作,逐条逐项讲解,引导全院干警准确掌握、学深悟透新的审判管理指标体系的价值导向和丰富内涵。牢固树立指标意识、数据意识,充分发挥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体检表”“指挥棒”作用,强化审判态势运行分析,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变化。坚持问题导向,善于从“数字中的问题”看“工作中的不足”,对照审判质量管理指标,特别是相对靠后、合理区间趋劣的指标,深入细致分析原因,找准问题突出的环节、领域,有针对性地围绕提升案件审判的质量、效率、效果理思路、提措施、改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