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人民法院报 |陇南法官护“家”记

来源:人民法院报 发布时间:2025-09-14
字号:A A    颜色:

陇南法院护家记_副本.jpg


九月初的陇南,桂花已铺满街巷,清甜的香气在空气中悄然弥漫。

甘肃省陇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朱晓剑和书记员曹瑞再次前往李某家中回访,这次朱晓剑是要提醒他尽快办理房产证,绝不能因为不懂法再成了无辜的被告。

“真没想到,连这事你们都替我操心,我这两天马上去办房产证!”李某格外欢喜,他不断搓着手,连声感谢道。

这一切,要从两年前的一场风波说起。

“您能想到吗?住了12年的房子,突然说要被拍卖了。”说起2023年的那天,李某仍心有余悸。

时间回到2013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李某没多少积蓄,为了结婚买房,全家凑钱,还向亲戚朋友四处筹措,才全款从他人手中买下一套房。

“当时就想着,有了这套婚房,总算有个安稳的家了。”李某说,这十几年,一家人省吃俭用还债,日子虽不富裕,但踏实安稳。直到2023年,一纸法院的查封通知打破了这个小家的平静生活。

“说是原房主欠了银行的钱,这房子是抵押物,要被拍卖。我们才得知原房主早已背着我们把房子抵押了。”李某的妻子红着眼圈说,“当时就像天塌了一样,全家都懵了。”

“都怪我,当时想办过户手续,原房主说房子是回迁的安居房,手续暂时不能办,后来我去房管局查询也是这样答复的。”李某懊恼不已,“我想着我们签了购房合同,交了全款,就算没有房产证也是我们的房子,所以住得很安心。后来找原房主,他总说在外地,再后来……他已经坐牢了。总之,都是我不懂法所以被人坑了啊!”

为了保住房子,李某开始了奔波。他揣着厚厚的材料跑法院、找律师,先提执行异议,被驳回后又起诉,后来案件上诉到陇南中院。

“处理这个案子,不能只盯法律条文生搬硬套。”朱晓剑回忆时感慨道,“我心里始终惦记着,怎么才能真正解决老百姓的安居难题,这是我最大的心结。”

拿到卷宗后,合议庭成员反复翻阅,研究讨论,发现案件的关键在房屋买卖和抵押权的冲突。

“因为银行提交的材料没有他项权登记,仅有同意抵押的申请表,为进一步弄清他项权是否进行了抵押登记,所以我们去房管部门查询了原始档案,又找银行调取了当年的抵押材料,调查这些跑了很多趟。”曹瑞补充说,“我们还多次去小区询问邻居,在物业也调取了李某家交水电费、物业费的记录。”

“2013年李某购房,原房主2011年办的抵押,却没有登记,导致李某买房时未查询到抵押,所以该案抵押是否成立就是关键!”朱晓剑仔细核对时间线,思索道,“他们是全款买的房,一直实际居住,对这些,我们得全面综合考虑,分析研判。”

最终,二审法院经审理查明,一审法院仅对案涉房屋抵押成立进行了形式审查,未就他项权抵押登记开展实质性审查,银行仅以贷款申请和抵押合同,就发放不动产抵押贷款,存在审核把关不严的问题;同时,鉴于李某债权成立时间早于法院查封时间,且银行债权办理的他项权抵押登记不符合法律规定,因此抵押权不成立。

因该房屋系李某家唯一住房,为保护普通消费者居住权益,二审法院最终改判:停止对案涉房屋的执行程序,银行债权通过执行债务人其他财产予以清偿。

拿到判决书那天,李某的父亲拉着朱晓剑的手激动地说道:“朱法官,我这辈子没跟法院打过交道,没想到你们这么为老百姓着想,帮我们守护了家。”

回访结束,朱晓剑下楼时,晚风里飘着的淡淡花香萦绕鼻尖。他下意识回头,李某家的窗户已亮起暖黄灯光,在初秋渐沉的暮色里晕开一片柔和,那正是寻常日子里最踏实的安稳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