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人民法院立足辖区特色产业发展实际,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做好“全流程”解纷“三篇文章”,探索创建了“土豆法庭”,高效化解涉马铃薯产业纠纷,全力护航全县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做好“诉前”文章着力防范“前端未病”
“土豆法庭”主动与乡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村(社区)调解组织开展诉调对接,就涉马铃薯产业纠纷案件共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联合化解涉马铃薯产业矛盾纠纷。探索出“以法官为中心、驻庭乡贤作支撑、村社调解员齐发力”的“梯队式”管理模式,确定2名法官办理涉马铃薯产业案件,选聘德高望重、办事公平、群众认可的“乡贤”担任特邀调解员,引导村社调解员积极参与。目前,从乡贤中聘任特邀调解员2人,累计调解涉马铃薯产业案件86件,已督促履行到位31件。
做好“诉中”文章着力推动“案结事了
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发力,加大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力度,积极引导法官强化“全流程”调解意识,处理好调判关系,不断提高调解能力,紧紧抓住庭前、庭中、庭后三个关键环节,诉中积极开展调解工作,灵活采用调解模式,运用“面对面”调解、“背对背”调解、电话调解、微信调解等多种方式,寻求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点,高效化解涉马铃薯产业矛盾纠纷。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及时向辖区乡镇政府发送司法建议,助推乡村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
做好“诉后”文章着力促进“息诉服判”
针对当事人的疑问,从案件事实出发,通俗易懂地解释法律规定,将“情理”与“法理”有机融合,最大限度消除当事人的疑惑,增强判决公信力,提高判决履行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综合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宣传渠道,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宣传“土豆法庭”取得的成效,持续营造良好的氛围。特别是今年9月份,土豆法庭的办案模式在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走近一线法官”栏目、《法治日报》等媒体刊发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