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建议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的重要方式,是提升司法能力和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金塔县法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将司法建议作为延伸审判职能、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以“小切口”做好社会治理“大文章”,取得显著成效。截至10月底,共制发司法建议12份,反馈9份。
一、聚焦提质增效,筑牢工作根基
理念引领明方向。将司法建议视为法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职责,明确其在预防类案高发、完善治理体系中的关键作用,锚定“精准建议、有效落地”工作目标。
调研分析强精准。法官在案件审理中聚焦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深入剖析根源。针对合同纠纷中企业风险漏洞、侵权纠纷中管理缺陷等,结合法律法规与行业实际开展专项调研,甚至实地走访施工现场,确保建议靶向精准。
规范流程保质量。严格规范司法建议内容,明确问题阐述、原因分析、整改措施等核心模块,确保建议具体可行。如针对行政机关执法程序瑕疵,直接指出问题本质与法律风险,同步给出人员培训、流程完善等实操方案。
二、强化全程管控,确保落地见效
双向沟通促认同。制发前与接收单位充分对接,听取意见建议,结合实际调整内容;如针对企业用工管理问题,结合企业诉求优化建议,提升采纳意愿。
跟踪回访强落实。建立全流程跟踪机制,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掌握落实进度,对推进不力的单位及时督促,形成“提出-沟通-落实-反馈”闭环。
宣传总结扩影响。通过多渠道宣传司法建议成效,将法院“独奏”变为社会“合唱”;定期复盘工作,分析典型案例与不足,持续优化工作方法。
三、赋能多元治理,彰显司法价值
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向行政机关发出的司法建议,有效规范执法行为、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如在行政非诉执行案件中提出的程序完善建议,促进执法规范化。
护航行业健康发展。针对企业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等问题精准支招,助力企业完善内控机制,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厚植法治土壤。
化解基层民生矛盾。在物业纠纷等案件中,向物业公司提出服务优化建议,从源头减少同类纠纷,提升群众获得感。
下一步,金塔县法院将持续创新司法建议工作机制,深化精准化、规范化、实效化建设,以更有力的司法建议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提供坚实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