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省法院始终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力军作用,依法公正高效地审理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以高水平审判服务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去一年,全省法院全年受理知识产权案件2619件,审结2503件,结案率95.58%。
强化全领域司法保护
大力营造激励创新法治环境
2024年,我省法院系统以全领域司法保护为抓手,着力构建激励创新的法治环境,通过重点改革举措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司法动能,多项创新实践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仓廪实,天下安”。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加强植物新品种司法保护,是种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甘肃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法院受理的案件包括植物新品种侵权纠纷、植物新品种申请权纠纷及种植回收合同纠纷等多种类型,涉及玉米、小麦、辣椒、苹果、玫瑰等丰富的新品种种类。
据了解,兰州知识产权法庭审理的“赛雷特”苹果植物新品种侵权纠纷案,落实了全面赔偿原则,以高水平的司法实践表明了人民法院坚持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利益的鲜明立场。该案与“莱克思蒂(LEXTEEWS)”玫瑰新品种侵权案均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今年发布的第五批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三爱堂”整形美容案确立“历史渊源+社会影响力”判定标准、金昌化肥案创立“双重赔偿”机制,既补偿农户损失又惩戒侵权行为……一年来,我省法院不断加强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警示经营主体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双红线”,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真保护创新、保护真创新。率先建立技术调查官制度、依法审理侵害“金徽”等知名商标案件、坚持全链条“快准狠”打击,以鲜明导向倒逼市场规范运作,促进全社会形成“使用正版即维护创新”的普遍认知。2024年我省法院针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保护,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司法保护主力军作用,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培育良好土壤。
持续优化审判机制
全力提升司法保护效能
2024年,我省各级法院坚持以改革思维破解难题、以创新方式保护创新,积极推动智能办案,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质效。
为着力优化知识产权案件诉讼程序,全面落实案件繁简分流,全省法院设立速裁合议庭集中审理程序性案件和批量维权案件;组建专业团队精审疑难复杂知识产权案件,实现快慢分道。全面加强案件审判质效管理,严防法律文书“带错出门”,确保质在效前。其中,天水法院积极推行知识产权案件要素式审判、诉状先行等新机制,知识产权一审案件平均结案时长仅25天,服判息诉率高达97.86%。
融科技之力,应时代之需,2024年,全省法院依托智慧法院建设,解决了文书送达难、庭审参与远等问题。有效提升审判效率,实现知识产权审判流程信息化全覆盖。
甘肃法院关于加强玉米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做法,被最高法推荐至《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工作动态》专刊发表,并向全国进行推广:
张掖市甘州区法院《“种子法庭”倾心守护农业“芯片”》专题文章入选全国《市县法治建设案例选编》;
天水法院在“天水麻辣烫”“花牛苹果”火出圈后,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挂牌设立了3个旅游巡回审判庭;
……
过去一年,我省法院不断挖掘“富矿”推广审判经验,以实际行动加强对当地地理标志、特色传统文化产业、非遗传承、文化创意品牌的建设与指导,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凝聚知产保护合力
不断增强协同保护实效
2024年,我省法院主动回应司法保护需求和社会关切,通过构建多方参与、有机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以“共商”促“共治”。2024年,省法院联合省市场监管局、省司法厅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庆阳中院与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知识产权鉴定工作衔接的实施意见》,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进一步加强了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有机衔接。
一年来,为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全省法院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多元化解工作布局,与市场监管行政部门、高校等单位联合成立知识产权诉调对接中心,其中,涉“华联超市”侵害商标权系列案,成为落实“行政调解+司法确认”诉调对接机制的生动实践。
连续15年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开展庭审观摩;送法进企业等活动……过去的一年,我省法院始终坚持加强司法宣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普法效果。
不仅如此,我省多家法院推行“链上法院”法官工作室,拍摄普法小视频,以多种形式发挥司法助企的桥梁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