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愿

网站首页 » 散文诗歌

【薪】愿


来源:皋兰县人民法院 作者:魏明明
发布时间:2024/7/25 17:07:27 阅读次数:

第一幕:如我在访一一是躬身入局,将心比心


(2023年3月)

甘肃省G县人民法院坐落于L市G县城东南角,宏伟的现代化审判法庭因阳光下闪耀着金光的国徽而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立案大厅内,岛型的导诉台后,是整齐的一排立案窗口,第一个窗口的桌上立着一块蓝色的桌牌,上面写着“院长接访席”。这一天,是院里开展“院长接访月”活动的第三天,王院长和立案庭庭长张强在窗口内值班,交谈着工作。

……

“院长,你可要为我们主持公道啊!”突然传来一声蹩脚的普通话,其他窗口上立案的群众都向这边张望过来,说话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子,他继续说道:“我叫王向东,我们哥几个是来自外县的农民工,2021年,我们20多人参与了G县H市场的施工,但是包工程的姚老板拖欠我们工钱,去年在你们法院诉前调解了,后来申请了司法确认,又申请了强制执行,但是到现在,我们还是没有拿到一分钱……。”

 

(一年前,2022年6月)

“法官,我们要立案。”

“好的”,窗口的书记员小王一边审查资料,一边说道:“材料是齐全的,你们的案件可以诉前调解,你是否同意诉前调解方式处理一下?”

“调解?我们不调解,我们就要立案!”中年男子有些急躁,态度很坚决。

“诉前调解也是处理你们纠纷的一种方式,就是在起诉前,法院将纠纷交由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的制度,比较方便灵活、程序简便,可以更快地解决你们的纠纷。”

“我们早就听说了,你们法院就是推脱不立案,今天要不给我们立案,我们就去县上、去市上投诉!”

窗口的吵闹立即引起了张强的注意,忙走过来说道:“这位大哥,您好,我是立案庭庭长,您有什么事可以给我说。”

“我们拿不到工钱来告状,她不给我立案,你说怎么办?”

“不着急,您慢慢说。”张强说道。

“姚老板拿着我们的工钱跑了,我们共有二十来人干的活,前面要过几次,现在就剩我们八个了,工资欠条都写一起了,总共30多万吧”,说完他们拿出皱皱巴巴的半页纸,给张强看。

“老哥,你们的案子权利义务关系明确,选择诉前调解不但不收取诉讼费,而且速度更快,申请司法确认后也是具有国家强制执行力的,当然如果调解不成功也是可以转立案的。”张强继续解释道。

中年男子仍有点疑惑,回头和一起来的几位农民工商议起来。过了一会儿,说:“我们考虑了一下,先诉前调解试一下,不行了再起诉。”

“好的,马上为你们办理。”书记员小王听到中年男子终于同意了诉前调解,立马抢话说道。

……

 

(几天后)

“庭长,我们收到王向东他们的感谢信啦!”小王拿着两张大红纸高兴地喊道,张强闻声立马从导诉台前过来,拿起红纸端详起来,感谢信上的字不太公正,还有涂改的痕迹,张庭长认真地看着。

“小王,快看,他们也感谢你啦!”立案庭的书记员小赵也凑过来,大家都笑起来了。

“小王啊,对待群众可千万不能着急,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他们才会认可你!”张强说道。

“知道了,庭长,您大会说,小会说,不开会也说,我们照做就是啦!”

“快回去吧,看当事人来了,你们去忙吧,我去告诉老郭,让他也乐呵乐呵。”张强说完,拿着感谢信就向调解室走去。

“老郭,你看看,我们收到感谢信了!”老郭正在整理资料,接过感谢信,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看来我们的工作没白做,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老郭感慨道。

“是啊,对于你这位退休返聘的老法官来说,没有什么比这封信更值得欣慰的了吧。”

两人相视而笑。

 

(2023年3月)

“你们的事情我大概了解了,办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案件,我们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你们先回去吧,有消息我会让立案庭立即通知你们。”王院长向接访群众答复到。

“谢谢院长,请您一定为我们作主!”

“当然,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张庭长,这到底怎么回事?”送走了王向东等几人,王院长向张强问到。

“院长,这个事情没这么简单,这个欠钱的姚老板也挺冤的,他呀,现在又是申请执行人又是被执行人!”

“具体说说?”王院长说道。

……

 

第二幕:如我在诉——是聚焦公正,感受正义

 

(2022年10月)

“现在开庭!”

随着陈晓亮法官一声清脆的法槌声落下,第六审判庭的一场庭审正式开始。

“原告,请陈述你的诉讼请求。”

“诉讼请求:……”宣读起诉状的姚壮贤莫名地有些紧张,颤颤巍巍的读完了起诉状,事情的起因是姚壮贤在日市场实施抹灰、砌砖等工作劳务费还剩了80多万要不回来,坐在被告席的有分包了这个工程劳务部分的E公司、承包工程的F公司以及发包方G公司。之后的庭审中,各方当事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三家公司都不愿支付剩余的劳务费。

经过一下午激烈的庭审,陈晓亮本意庭审中组织调解,但各方争议实在太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无奈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师父,这个姚壮贤就是前些天农民工们找的姚老板吧?”法官助理小李一边收拾笔录材料,一边问到。

“就是的,他是一个包工头,带着一个施工队到处找活干。”陈晓亮也拿起桌上的案卷和小李一起走出法庭。

“前面诉前调解的案子,他都和那些农民工商量好了付款的时间,农民工为此连感谢信都送到咱法院来了,现在他又没钱了,这可咋办啊!”小李跟在陈晓亮身后,走出了法庭。

“这事情要是简单啊,大家就用不着找法院了”,陈晓亮摇了摇头。

 

(一天后)

“小李,快申请车辆,我们去G公司。”

“好的,师父。”

几分钟后,他俩坐上了一辆警车。“师父,庭都开完了,我们还去找G公司啊?”小李说道,“当然,这个案件还有很多疑点,不但要去G公司,E公司和F公司也必须去一下,我们要搞清楚每一笔支付款项的具体走向。”陈晓亮说道。

“明白”。之后,他们去三家公司查阅了资料,还去了XX区住建局,忙碌了一天,终于事情的轮廓清晰起来。

“跑了一天,小李,你怎么看?”在回法院的路上,陈晓亮问道。

“师父,我现在才理顺这个案子了。”小李从前座向后探过头来,望着陈晓亮说道。

“那你说说。”陈晓亮头也没抬,继续翻看着收集到的项目资料。

“师父,H市场建设项目是G公司开发建设的一个项目,G公司将该项目的一部分发包给了F公司,F公司又将其中的土建工程转包给E公司,E公司再将其中墙体抹灰等劳务工作分包给原告姚壮贤实施,这姚壮贤不具有建设工程的相应资质,他们这属于违法分包,合同无效啊。”小李说道。

“没错,近年来建设工程领域拖欠劳务费案件中,涉及工程违法分包或挂靠的情形较多,很多有资质的建筑承包企业把工程全部或部分转包给所谓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又将工程转包或分包给其他包工头来做,有的甚至让包工头自己去找工人,致使大量不具备资质的用工主体进入了建设工程市场。承包人将建设工程违法层层转包、分包或挂靠,使得劳动关系趋于复杂化,农民工一旦讨要工资,各级承包人纷纷拿出承包或转包合同来,这些合同也往往属于无效合同,他们相互推诿扯皮,谁也不愿意承担责任。”陈晓亮合起手中的资料,看着小李讲到。

“所以,国家为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原理,姚壮贤带着20来个农民工和物料进场完成了施工任务,后来工程验收合格,双方对了账也付了一部分款,那他作为实际施工人是可以获得这部分劳务费的。”小李听得很兴奋,急忙应到。

“没错,看来你小子没少做功课啊!”陈晓亮笑道。

“师父见笑了,昨天我检索了相应的类案判例,还查阅了法答网上相关的一些资料。”小李挠了挠头继续说。

“不错不错,我们呀要做到同案同判,这样群众才会信服。”陈晓亮继续说道。

“师父,还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被告F公司、G公司要不要承担付款责任呀?“

“这正是我们今天出来核实的关键,尤其F公司的付款记录和庭审质证的一致,也证实了F公司共向E公司支付劳务费600余万元,付款时间又都在姚壮贤施工期内,付款总额还超过该工程劳务部分总额的事实,所以F公司和G公司就不承担责任啦。”

“哦哦,师父啊,您说庭审上,大家都围绕着各自利益发言,还相互回避一些实际情况,要怎么才能查清案情啊?”

“你要记住,眼睛向下看,身子向前迈,才能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

“可我们案子那么多,送达传票要跑,送达判决要跑,件件要都像这样调查也忙不过来啊!”

“案子呀,各有各的缘由,该怎么调查,该怎么判,你办的案子多了,就有经验啦。像今天这个案子权利义务还是明确的,还有很多类似案件中,农民工法律意识薄弱,没有合同没有结算单,有的农民工自己都搞不清到底是在为哪个老板打工,主张权利才叫一个费劲。”

“哦,get到了。”

“什么?”

“就是学到了。”小李嬉笑着说。

“你们年轻人啊,老了老了,我们跟不上时代喽。”陈晓亮说道。

……

说话间,警车到了法院楼下,二人走下车,陈晓亮边走边说:“那你就按这个思路起草判决书吧。”

“好嘞,写完了我拿过来给您审阅。”

“这裁判是否公正,‘感受’的主体只能是人民群众,而不是裁判者自己。要把老百姓的难事当自己的家事来办,以“如我在诉’的要求做好审判工作,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将心比心、公正裁判。”

“我会的!”

……

几天后,姚壮贤拿到了胜诉判决,E公司不服提起了上诉,最终,二审维持了原判决。

 

第三幕:如我在执一一是能动司法,善意执行

 

(2023年1月)

“魏局长,您看一下这个案子。”王琪法官拿着一堆案件材料,匆忙说道。

“怎么回事?”执行局局长魏如海问到。

“魏局长,您看,这是王向东等8人的申请执行书,被执行人是姚壮贤。这是姚壮贤的申请执行书,被执行人是E公司。”

“这个姚壮贤既是申请执行人又是被执行人啊?”

“是的,魏局长,而且我们查到姚壮贤现在仅有一套住房,存款微信合起来不到1000元;而E公司这边一直联系不到法定代表人。”

“王琪,看来要想让农民工拿到钱,就必须先让姚壮贤拿到执行款,你们先安抚一下农民工情绪,立即委托E公司所在地法院对其名下财产进行查询,并抓紧联系E公司法定代表人。”

“好的,魏局长。”

 

(2023年3月)

“王琪,明天那个工作会的资料准备怎么样了?”魏如海问到。

“魏局长,资料已经差不多了,汇报材料还需要完善一下……”执行局局长办公室内,王琪法官正在向魏如海汇报工作,突然内勤干警小张跑了过来,打断了魏如海和王琪的对话。“不好了,魏局长,王向东带着几个农民工来上访了,这会王院长和张庭长正在接待。”

“走,我们快去看看。”魏如海向王琪法官说道。

 

王院长办公室。

“王院长,姚壮贤的案子最近有了很大进展,目前,在账户冻结及限制高消费措施的共同作用下,被执行人E公司态度有所缓和,已经主动和我们联系,表示愿意将拖欠的劳务费汇入法院账户,就是数额他们希望和姚壮贤再商量一下。”

“如海同志,这个信访案件关系重大,一面是农民工的劳务费,一面是企业的合法权益,大家都不容易,你们要妥善处理,在保障胜诉当事人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生产经营的影响,但对逃避执行、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予以失信联合惩戒,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王院长说道。

“是的,王院长,我们一定处理好。”

之后的几天,执行干警们终于联系到了E公司法定代表人,又和姚壮贤谈了很久,最终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减免了部分执行款后,E公司最终将70万元汇入了法院专用账户。

收到汇款后,法院立即组织召开了执行款发放仪式,30万元农民工工资发放给王向东等8位农民工,剩余40万元发放给了姚壮贤。

终于拿到工钱的王向东特别激动,向着法官们连声说着“谢谢!谢谢!你们把老百姓的难事当成了自己家事,你们是真正的包青天啊!”

“也谢谢姚老板,姚老板是个大好人,我们也是实在没办法,才来法院起诉你,希望有活还能找我们干。”

“理解理解,我不是什么老板,我都穷成这样了,你们还愿意跟着我干吗?”

“跟,姚老板人实在!”

“好,要干我们就正正规规干,咱也成立个公司。”

“好啊,姚老板,咱们也要好好学习法律,有事咱就先签合同,可不能再让人骗了!”

……

姚壮贤转过身去,看向主席台上的王院长说道,“谢谢您,王院长,要没有您操心,这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要回来,我和王向东他们几个还有件礼物要送给你们。”

“礼物,我们可万万不能收,快收起来。”王院长应到。

“这个呀,你们可以收!”说完他拿起一个纸筒,展开来,原来是一面锦旗:


赠:甘肃省G县人民法院

 

如我在访,怀爱民之心,办利民好事

如我在诉,秉法律利剑,护公平正义

如我在执,知百姓冷暖,解群众忧愁

 

姚壮贤 王向东 XXX……

二零二三年六月

 

 

农民工们终于达成了“薪”愿

追薪的故事就讲到这里

可法院人的故事还在继续

一代又一代的法院人

将以“如我在诉”的情怀

继续书写

一个个“公平与正义”的司法故事


甘肃法院网版权所有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西路1950号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10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