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水法院围绕省法院“743”总体部署,紧扣“全省创一流,全国争上游”奋斗目标,按照“善于谋,精于算,严于判”思路,探索形成“五抓五促”工作举措,审判质效取得了新成效,阶段性成为全省法院排头兵。
抓态势分析 促统筹提质
天水中院抽调法官组成案件评查组对生效案件进行评查
按照“力争优态、确保常态、严控劣态”的要求,做深做实前瞻性预算、系统性验算、综合性决算,建立从数据分析中查问题、排隐患、治急症的工作机制,为每个院定位次、每条线定措施、每件案定结点。年初,有针对性的开展考核警示指标“歼灭战”专项行动,盯实问题,多措并举,靶向发力,定点清除。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及所辖五个县区法院警示指标已目标清零,有两个法院只有一项警示指标。两级法院设有合理区间的19项指标优于、位于合理区间,达标率100%。健全完善“周调度、月评估、季分析”机制,向基层法院、业务庭室、办案法官推送通报单、提示单、分析单“三张清单”56份,实现从“静态放养式”管理向“精细动态化”管控转变。
抓审限管理 促效率提速
立案阶段实行集约化送达与排期,审理阶段建立分段督促结案机制,强化鉴定周期等“弹性时间”管控,通过“预警提示+跟踪反馈+督办问责”,实现“案件审理时间”“纠纷在院时间”双提速。建立临近审限、超1/2审限未开庭案件监管机制,严格把握延长审限、扣除审限、程序变更的次数和时限,防止“程序空转”“异常拖延”。全市法院审限内结案率98.28%,较去年同比上升2.1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法院第4;平均结案时间36.57天,较去年同比缩短8.34天,位居全省法院第一。
抓案件评查 促质量提档
严把案件质量关,不断优化结案7天内初查、季度复查、专项评查、交叉互查的“四级案件评查”体系,实现自查案件全覆盖、已结案件常规评、“四类案件”重点评、特别事项专项评。对评查发现的普遍性、突出性问题,向办案法官、政治部“双反馈”,统筹抓好“管案”和“管人”。今年上半年评查2023年度发改案件489件、生效案件24927件。以“发改案件”评析会、“数据会商”分析会为抓手,强化复盘总结、检视问题不足、全面优化提高。上半年召开现场会商评析会4次,印发发改案件专项通报6期。
抓审判队伍 促能力提升
天水两级法院上半年司法数据分析研判会商会议召开
紧紧抓住“人”这一关键要素,按照“干给基层看、帮着基层办、领着基层干”的工作思路,继续丰富和完善探索形成的队伍建设“四个五”做法,形成领导干部作示范、中层骨干创经验、全体干警盯实干的浓厚氛围。进一步细化法官权责清单,将责任压力传导至每个案件、每名法官,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开设“每周一讲”专题讲座,通过“你讲我评,你问我答,轮流授课”,分析裁判要旨,交流裁判规则,传授审判经验,共开展专题讲座12次,延伸至基层法院6次,领学、带学、促学氛围初步形成。2023年,2起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首批参考案例,5起案件入选全国、全省法院优秀案例。
抓审务督察 促公正提效
探索建立院长为督察长的“3+1”督察新模式,推行个案同步介入、审务双轨并进、督察动态跟踪,实现党务政务、审判业务、案件执行督察全覆盖。坚持从司法理念、司法公信力、司法方式、司法能力等方面进行督察评估,对干警精准画像,对案件精准监督,对问题精准查找、对隐患精准排除,实现问责干警心服口服、掌控案件动态全程、纠错整改直指要害、化解风险药到病除。今年以来对7个诉讼服务中心、31个人民法庭开展全面督察,现场整改问题21项,纳入长期整改2项,问责1人,批评教育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