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抗战史,半部延安赋。在春寒料峭时,我参加了全市法院“寻延安精神,铸忠诚警魂”主题培训班,与全市法 院 80 名干警一起走进延安,探寻红色记忆,感悟延安精神。
初见:与君初相识 , 犹如故人归
延安,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对我来说,更是 毫不陌生,从孩童时哼唱的南泥湾到看得入迷的热血抗战 剧,从读书时的历史教科书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从党史学习教育到党的二十大后总书记带领政治局常委瞻仰 延安,延安于我,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次,我终于和 同事们踏上了这片热土。
短短五天时间里,我们 去了十多个耳熟能详的延安 红色地标,每一个红色地标 仿佛都在透过厚重的黄土地 和斑驳的岁月印记,静静地 向我诉说:延安革命纪念馆 在向我诉说以毛泽东同志为 核心的中共中央是如何在延 安领导全国革命走向胜利的; 王家坪在向我诉说中央军委 和八路军是如何通过一道道电波把作战命令从延安传向前方的;宝塔山在向我诉说山上被敲响的铁钟是如何作为防空 警报保卫延安人民的生命安全的;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在向我诉说西北局是如何团结带 领西北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创业的;杨家岭在向我诉说我们党是如何通过中共七大走向成 熟的,著名的“窑洞对”又是如何进行的;枣园在向我诉说中央书记处是如何领导全党的 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的;南泥湾在向我诉说我们党是如何通过自力更生、艰苦 奋斗将“烂泥湾”变成陕北好江南的;桥儿沟革命旧址在向我诉说革命文化和新中国的艺 术教育是如何开创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在向我诉说“马锡五审判方式”是如何创立的; 延安学习书院在向我诉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延安北京知青 博物馆在向我诉说北京知青在陕北大地抛洒青春的热血画面;梁家河在向我诉说习近平总 书记在陕北插队时是如何建成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的……
碰撞: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2018 年的时候,我就读了《梁家河》这本书,书的封面上的话:“我人生第一步所学 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令我印象深刻,也使我对 梁家河这个地方充满好奇,我们培训的最后一站,便是梁家河。这次来到梁家河,亲眼看 到习近平总书记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地方,一切看似平常,却又处处透露着不寻常,当早已在书中熟稔的窑洞、田坝、沼气池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还是会心生激动。站 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居住过的窑洞前,我不禁想起“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句话, 时间仿佛磨平了岁月变迁的痕迹,但这一个个物件却依然在向我们诉说着习近平总书记在 逆境中成长的过往,它们,承载着过去,又连接着现在和未来。
作为一名法院人,几乎是出于本能地对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心驰神往,这里是著名的 “马锡五审判方式”诞生的地方,参观此地的时候,我们拖着有些酸痛的腿,爬了很多层台阶,终于在快到山顶的 时候看到了一座刻着“陕 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 的拱形石门,旧址内,一 排排古朴窑洞、一幅幅历 史图片和一份份法律文献 都在向我们重现当年的审 判场景。在旧址“廉洁明辨 公平 正直 果敢 弘毅 详细 谨慎”这十六字边区 法官训条下,我们现场聆听了马锡五对“封捧儿婚姻申诉案”的来龙去脉,对以深入调查、调解办案为独创特色的“马锡五审判方式”有了 更深入的了解。其实,即便是在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后的今天,我身边的法官在案件审理 时依然秉持着调判结合的理念,不得不说,“马锡五审判方式”影响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法官,是我国审判宝库中珍贵的历史遗产。
传承: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
今年,组织将我从审判管理办 公室调整至民一庭,我进入了一个 近乎全新的工作领域,对业务工作 的不熟悉和审判经验的欠缺,都让 我深感力不从心,面对一本本卷宗 和一个个判决,我时常会陷入本领 恐慌,时感能力捉襟见肘,好像自 己眼前有无数个线头,却不知道到 底该抓哪一个。正在我深感迷茫、 困顿之际,民一庭选派我参加全市 法院“寻延安精神,铸忠诚警魂” 主题培训班,带着充电蓄能的心 情,我出发了。事实证明,不虚此行,在延安的所见所闻,使我对延安精神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具象的理解;也使我在繁杂无序的工作中重建了内心秩序;更使我公正司法、司法为 民的初心变得更加坚定。
延安归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做好延安精神的践行者、传承者,把老一辈革命家 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对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做到学思用贯 通,知信行合一;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脚踏实地、苦干实干,认真完成好法官 交办的诉讼保全、委托司法鉴定、调查取证、质证、草拟裁判文书等工作任务;发扬斗争 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坚决战胜新的工作岗位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官助理。
“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虽是第一次踏进延安,但却似他乡遇故知,我成了延安的忠实读者,读一段段革命故事,读一段段峥嵘岁月,这短暂的“阅读”经历,足以使我在以后纵横交错的工作、生活、学习道路上,无论走得多难,内心都能够多一份 笃定和温暖,无论走得多远,内心都能牢记走过的过去,牢记自己为什么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