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法院:循“二十四节气”象律 把脉农情绘就三农“枫景”

网站首页 » 新时代“枫桥经验”

永昌法院:循“二十四节气”象律 把脉农情绘就三农“枫景”


来源:永昌县法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4/3/14 21:36:59 阅读次数: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首《二十四节气歌》记录四季轮回,反映自然气象,指导农耕生产,决定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规律。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属石羊河灌区,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区域内东西相距144.8公里,人居区域最大海拔落差800余米,所辖十个乡镇因此略有气候差异,人们依节气安排农事生产和其他活动,生活经营方式和日常习惯随之不同。永昌县人民法院遂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起符合当地特征,顺应人民需求的法律服务体系。

 

助推一体化解纷体系建设

勾勒“春耕枫景”

 

党建引领突出实效  诉调对接多元解纷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立春多在春节前后,春节过,则春耕至,永昌各区域因气候差异由东向西逐次展开春耕备耕。为更好掌握群众司法需求,依此预判社会治理堵点、难点,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基层善治,永昌县人民法院把握时令,闻“令”而动,推行“法院+联动”的工作模式,在积极争取党委领导和有关部门支持,强化诉调对接,形成“涉农”纠纷多元化解“大格局”的同时,增设“法官联系点”,开通“法官联系点服务窗口”,开展上门服务、法律咨询、矛盾摸排、巡回审判、法治宣传、司法确认等工作;设立1个农业园区联系点,作为诉源治理枢纽,详细排查春耕矛盾纠纷,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切实服务群众春耕备耕需求。

 


时间回到2023年3月,正值春耕时节,永昌县人民法院通过法官联系点了解到永昌县河西堡镇两村社部分村民因变更土地租赁合同而引发土地流转群体纠纷,永昌法院及时协调河西堡镇党委、政府,由河西堡法庭、八一法庭协同镇综治中心、司法所等部门成功将矛盾纠纷化解于基层,使当地春耕备耕生产活动有序开展。

 

内部协调机动作战  妥察农事润化纠纷

 

辟土殖谷曰“农”,农业生产进行有序则邦域环境安泰宁和。永昌县人民法院坚持服务前行,着力发挥诉讼服务中心和执行指挥中心引导联动作用,畅通完善法院内部“诉源治理和执源治理”机制,深化“诉源治理和执源治理”。抽调业务骨干和年轻干警闻讯而动,灵活处理突发事件;各基层人民法庭分段把控时节节点,把司法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扎身农田不误农时,发现纠纷及时协调处理,从惊蛰始作春耕的清河片区到清明后期结束种植的西河片区到处可见法官忙碌身影。

 

发挥一站式集约办理优势  

描绘“小满枫景”

 

春耕结束,迎来夏日,荒凉裹挟的北国焕发出一片绿意盎然,乘势向上的人们掀起务工热潮。小案件,大民生,群众小的满意,就是法官大的动力。为彻底打消群众外出务工后顾之忧,保障群众及时参与司法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永昌县人民法院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举措,惠及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抓智慧服务优势  展集约办理速率

 

近年来,永昌县人民法院以全国法院“两个一站式”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强服务司法需求信息化平台建设,迭代升级智审系统,渐次开通“移动微法院”、网上缴退费和12368诉讼服务热线,全方位系统性重塑了审判执行工作体制机制、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群众办理线上法律咨询和其他诉请事项,进行线上立案,隔空参加诉讼调解和执行活动变得更加便捷畅通,群众因此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搞好发展。

 


减维权主体成本  解务工诉讼难题

 

人民法院为人民,要走下去,走到群众中去,走近群众才能了解群众,才能更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永昌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各村联系法官定期驻村访户优势,稳步推进“当下说理+联合调解”“特邀调解+诉讼确认”“促约和解+定分止争”调解机制,对走访中发现的矛盾,抓住当下以理说和、依法阐释,并邀请人民调解员联合调解处理。处理不妥则充分发挥诉讼服务中心“巾帼调解室”“律师调解室”“金融调解室”等调解室解纷多元优势,让司法服务走近、走进群众生活方方面面,缩减群众维权成本和维权时间,使群众司法满意度由“小满”随“小暑”“大暑”不断升温。

 


采取一体化推进共赢举措  

图画“秋收枫景”

 

一年事,喜看丰收粮满仓!为保障人民群众仓满粮丰,从颗粒归仓到合同订立,再到产品输出,司法服务在144.8公里的秋收线上不断延伸。

 


抓天时地利人和  保群众秋季丰稔

 

“一芽知春,一叶知秋。”法官们谙悉辖区秋收时节气象变化和人口活动特点。“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每逢秋收,西河片区的农户就急烂了头,雨水连绵,抓紧抢收!同时,久别规避执行的农人也会重回故里。永昌县人民法院遂结合实际,采取一体化推进共赢的司法服务举措,保障群众秋季丰稔,保障胜诉主体合法利益实现。服务大局,秋收第一,永昌县人民法院一方面采取举措立即行动,及时回应群众法律需求,另一方面又适应农情抓住实情,着力共赢,并施行白加黑两昼加班办公机制,群众白天抢收不能开庭或是履行义务,就晚上开庭、晚上执行。

 

维法治化营商环境  解群众烦“薪”忧“酬”

 

随着县域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永昌农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合作社也越来越多,前来订购农产品和发展产业的外地商客也逐年增多,群众一户多业、一田多收,然各类纠纷也凑足热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永昌县人民法院坚持纠纷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基调,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都是试金石”的理念,在司法活动中积极稳妥兜牢民生底线,保障政通人和,既保障群众护“薪”需求,又推行善意文明执法理念,及时预判劳务类、合同类群体性纠纷风险,制定有效诉服和执行方案妥善处置矛盾纠纷,着力促成企业和群众利益共赢,持续巩固法治化营商环境成效。

 


树立一盘棋攻坚克难思想  

素描“冬日枫景”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群众有时间打官司了,绝不能冷了群众的心。虽“人难找、物难寻”是横亘在用法治化举措增加群众福祉和推进审执工作进程上的一个障碍,虽当事人外出务工的客观因素和不理解、不配合的主观因素更是为法院送达和执行之路雪上加了霜,但为了给群众带来更加阳光的司法和温暖的服务,永昌县人民法院聚焦冬日群众返乡规律,统筹协调,树立各庭室一盘棋攻坚思想,采取多种举措,妥善解决群众各种难题。

 


扩大送达执行层面  用足强制惩戒举措

 

依托信息平台,不断推行线上送达,借助“兄弟”法院力量,加强委托送达,借力“快递”活用邮寄送达,穷尽举措公告送达,防范抵触便衣送达,涉案较多集中送达,规避执行假日送达,早出晚归夜间送达,一旦冒头,互相联系案案都送;加强院机关和各基层人民法庭的联动,灵活调动各基层人民法庭力量,加强辖区案件送达执行力度;认真区分“失信”“失能”,适时调整执行思路,用好强制惩戒举措和司法救助。对不遗余力秀身“老赖”的角色,加大财产查控、评估拍卖力度,对被查控财产予以及时评估拍卖,并不失时机地惩戒到底,依法列入失信人员、发出限制消费令,采取罚款、拘留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靠实司法主体责任  增强群众司法获得

 

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靠实领导责任,压实法官审判职责,以“如我在诉”的工作作风,细化诉服举措,落实阅核制度,提高调解、审判、执行水平,“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担当作为,在立案环节正确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权,在调解环节耐心细致作好疏导工作,审判环节精准审理,执行环节稳妥高效有力有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接下来,永昌县人民法院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当地人民群众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实际情况,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因地制宜,循“二十四节气”象律,把脉农情巧化纠纷,不断夯实主动创稳底板,走深诉源治理,强化执源治理。


甘肃法院网版权所有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西路1950号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10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