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轻声细语、做事严谨认真、待人热情细心,脸上洋溢着阳光自信,眼神中透着睿智坚定。这是记者对省法院民一庭审判员、三级高级法官周红霞的第一印象。
坚守民事审判岗位17年,她深知每一次审判都关乎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未来。“司法工作应该是有温度的。一纸判决,不仅要给当事人一个正义,还要能解开他的‘心结’。”周红霞说。
省法院民一庭审理的案件主要为婚姻家庭、建设工程、房屋买卖等类型的一审二审及申请再审案件,周红霞负责审理的案件大部分为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案件。再审案件往往是历经多次审理、各种矛盾加剧、各方利益冲突、当事人纠缠不休的案件。要办好再审案件,平息矛盾纷争,实现和谐司法,调解是再审法官必做的工作,也是司法能力的体现。
多年来,周红霞始终坚持一个原则:能调解的案件,一定要调解解决,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调解希望,也要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2017年10月,李女士与王先生因楼房漏水产生纠纷,王先生将李女士及物业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其各项损失10余万元。一审法院审理过程中,对漏水给王先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各方未能达成一致,法院委托鉴定机构进行了鉴定,李女士对于鉴定意见提出异议。一审法院判决后,两人均提出上诉。二审法院予以改判,王先生不服二审判决,向省法院申请再审。
再审案件相较于一审、二审案件,最大的难点在于矛盾难化解。考虑到各方矛盾时间长、争议大,双方又系邻里关系,为妥善处理矛盾、缓和关系,周红霞和法官助理组织当事人前往王先生家查看现场,各方当事人对于王先生因漏水受损并已修复的问题逐一进行了确认,确定王先生的损失数额。
“邻里朝夕相处,在生活过程中难免会因漏水、噪声等原因产生矛盾,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和谐相处,对双方的生活、工作等都大有益处。”在周红霞的居中劝解下,当事人不再剑拔弩张,同意调解。今年2月5日,王先生与李女士及物业公司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庭履行,双方6年多的矛盾得以化解。
“办好案件,不仅要熟悉法理人情,更要能找准问题症结,才能从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释法说理,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赢得当事人的认可和信任。”周红霞坦言。
不久前,一起婚约财产纠纷的再审案件摆在周红霞的案头。
2022年年初,杨林(化名)与李晓兰(化名)按民间习俗举办婚礼,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为了二人结婚,杨林父亲给付李晓兰及其父母彩礼16万元,杨林给李晓兰购买了黄金饰品。李晓兰父母给杨林家购买了洗衣机等陪嫁物品。
同年年底,杨林与李晓兰分居生活。后杨林及其父亲将李晓兰及其父母诉至法院,要求返还彩礼16万元及黄金饰品。一审法院判决后,李晓兰及其父母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李晓兰及其父母向省法院申请再审,主要理由为女方的陪嫁物及花费共计4万余元,冲抵后不到12万元,部分黄金饰品由杨林变卖花费,双方共同生活期间,给女方身心造成了伤害,应改判为返还彩礼4万元。
周红霞作为此案的主审法官,审查过程中,多次向双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释明彩礼返还的相关法律规定。凭借多年工作经验,周红霞深入剖析案件焦点,双方自愿达成协议:由李晓兰及父母向杨林及其父亲返还彩礼8万元,1万元当天给付,7万元限定时间内给付。
“官司打到再审程序,说明双方当事人矛盾尖锐,再加上诉讼过了比较长的时间,案件的调解难度也更大。”周红霞说,只有真正把当事人放心上,将心比心为他们着想,找到让大家都接受的处理方法,才能让每位当事人都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2023年,周红霞所办案件的数量、质量和效果在省法院名列前茅,获全省法院“质效创优奖”,她也被评为甘肃省第三批“执法办案”政法楷模。
被问及工作“秘籍”,周红霞说:“是耐心。耐心听,认真听当事人陈述甚至是絮絮叨叨的话语;耐心劝,在对话中让当事人‘降降火’;耐心查,力求全面真实还原案件事实,寻求破解之法;耐心调,妥善化解矛盾,力争实现案结事了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