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9月29日 星期一

走进基层|通渭法院:“三管齐下”助推金融案件多元解纷

来源:通渭县法院 发布时间:2025-09-26
字号:A A    颜色:

金融纠纷具有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晰、权利义务明确等特点,存在通过非诉机制快速化解的先决条件。近年来,通渭县法院梳理总结金融案件审判经验,联合通渭县综治中心设立金融调解室,建立“综治中心+行业调解+法官”金融案件化解新路径,推动金融纠纷从“末端化解”向“前端预防”延伸,形成“调立审执”相融合的诉调联动工作格局,有力有效推进金融纠纷实质性化解。

前端发力——做实行业调解

金融调解室人民调解员何维娟2024年就开始调解金融案件,她很有感触地说:“非诉的好处是协商,不伤和气,我们调处的好多案件是双方当事人共同要求金融调解室调解的,这个办法确实管用。”

为化解逐年上升的金融纠纷案件,由通渭县金融监管局牵头在县综治中心设立了金融调解室,选任两名专职调解员开展金融案件的先行调解工作。对争议不大的案件,立案后委托金融调解室直接调解;对双方争议较大的案件,立案后,由驻综治中心法官指导调解室先行调解;对调解未果的,退回速裁快审团队调处或裁判,逐渐形成“立案—先行调解—示范调解—诉讼调解或裁判”的诉调解纷模式,金融纠纷实现了从诉讼中的对抗到非诉协商解决的转变,调解成功率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1_副本.png

金融调解室自成立以来,共接受委托案件1105件,调解成功899件,调解成功率81.36%,标的4.66亿元,在同期全国金融案件总体呈上升态势的情况下,通渭县法院受理金融纠纷案件连续三年年均下降37.12%,真正做到了金融纠纷的前端化解,为企业创造了公正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示范调解——指导先行调解

金融纠纷在同一时期因同一借贷政策主导非常类似,成功调解或裁判一案,对于其他类案的处理有着很强的示范引导作用。今年8月,通渭县法院陆续受理某信用社诉28名个体工商户的个人循环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系列案。原告主张,2021年至2023年间,该批被告因经营周转向其申请小额信用个人循环贷款,单笔金额4万—25万元不等,后被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逾期,遂集中起诉,要求偿还全部欠款并支付罚息。受案后,通渭县法院启动“示范裁判+多元解纷”机制,选择其中一案参照最高人民法院《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示范文本》开展示范调解,对“合同效力认定”“违约责任边界”“罚息合理性”三大核心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规定审查认定,同时,结合案情对“逾期利率上限调整、罚息部分减免、还款展期分期”等做出示范性调解,出具示范调解书,为后续类案调解提供清晰路径指引。在示范调解成功后,其余27件案件委托金融调解室再开展先行调解,所有案件在3天内全部通过批量调解成功结案。

2_副本.png

以保促调——做到案结事了

“对于法院采取保全的案件,调解工作就容易得多。在起诉前,法院要给原告送达《财产保全告知书》,提示原告先申请采取保全措施。”通渭县综治中心六级职员刘勇这样讲到。

对于恶意逃废债或多次推诿拒不还款的当事人,通渭县法院充分发挥诉前保全的优势,通过“以保促调”提升化解效率,财产保全的实施解决了调审执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某信用社与张某的金融借款案件,出现逾期后,信用社联合金融调解室调解员提前介入,但张某拒不配合,置之不理。申请诉前保全后,通渭县法院第一时间对张某名下商铺予以查封,案件起诉后,张某慑于法律的威严主动要求进行先行调解,案件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

2025年以来,通过诉前保全促成调解的案件达182件,占保全案件的89.5%,保全后调解成功的平均用时仅3天,金融债权实现率同比提升16.5%,恶意转移资产、虚假陈述等不诚信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最大限度保证了金融债权的实现,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